近來,湖北省人民政府出臺《湖北省動力展開“十三五”規劃》(下簡稱《規劃》),旨在推進全省動力范疇供應側結構性變革,活躍構建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動力保證系統,加速電動汽車充電根底設備建造,選用智能電網先進技能,樹立電動汽車互動效勞途徑,建造充電站410座,充電樁約19萬個。
“十三五”時期,湖北省在充電設備建造方面,將各市州分為三個區域,武漢、襄陽、宜昌為加速展開區域,黃石、十堰、荊門、孝感、黃岡、咸寧、隨州、仙桃、天門和潛江為演示推行區域,恩施、神農架林區為活躍促進區域。
湖北省在“十三五”時期建造充電站共410座,充電樁約19萬個。其間武漢建造充電站113座,充電樁5萬個,與各市州充電設備規劃比較最大。
《規劃》清晰,要加大充電設備配套電網建造與改造,保證充電設備無障礙接入,保證電力供應四通八達,滿意充電設備運營要求。
《規劃》原文件如下所示:
湖北省動力展開“十三五”規劃
動力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展開的重要根底、底子動力和要害支撐。為深化推進全省動力范疇供應側結構性變革,活躍構建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動力保證系統,輔導我省“十三五”時期動力展開,依據國家《動力展開“十三五”規劃》和《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展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大綱》精力,擬定本規劃。
一、展開根底
(一)“十二五”展開效果。
“十二五”時期,我省動力展開變革力度不斷加大,在保證動力供應、優化動力結構、進步動力功率、完善動力根底設備等方面獲得顯著成績,動力對經濟社會展開的支撐保證才能不斷進步。
1、保供才能顯著增強。“十二五”期末,全省一次動力消費總量1.64億噸規范煤,年均增加5.15%。電力裝機總規劃到達6410.8萬千瓦(含三峽2240萬千瓦),比“十一五”期末新增1503.1萬千瓦。全社會電力消費1665億千瓦時,年均增加4.6%。“兩縱兩橫”為骨干的天然氣管網設備進一步完善,天然氣消費量到達42.5億立方米,年均增加18.4%。石油消費量2551萬噸。
2、動力結構不斷優化。新動力展開迅猛,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并網裝機249萬千瓦,在建裝機近500萬千瓦。清潔動力發電裝機3837萬千瓦,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59.9%。非水可再生動力算計發電58.2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49%。天然氣消費占比由1.5%進步至3.4%。煤炭消費占比由63.5%下降至55.9%。
3、動力根底設備愈加完善。蒲圻電廠、漢川電廠、西塞電廠、猇亭熱電、荊門熱電、應城熱電等一批大型電源點項目順暢建成投產。湖北電網在全國電網中的紐帶方位現已構成,其間500千伏電網建成中部主結構及鄂東受端雙環網。省內天然氣支干線、支線及聯絡線和成品油管道建造加速,全省原油成品油管路途程達1690公里,天然氣管路途程達5176公里。城鎮天然氣設備初具規劃,儲氣調峰設備建造開端起步。蒙華鐵路配套疏運系統中的儲配煤基地發動前期作業。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十二五”期間全省單位區域出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2.78%,單位區域出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20.1%,超額完結“十二五”規劃方針。全省火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活躍推進,燃煤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規范愈加嚴厲,煤電機組供電規范煤耗累計下降28克/千瓦時,2015年全省電力職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首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較2010年別離下降47.8%、68.3%。
5、遍及效勞水平進步。天然氣掩蓋區域進一步擴展,全省103個縣級行政單位中99個已運用天然氣,城市燃氣居民用戶到達300多萬戶。農網晉級改構成效顯著,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下降45%,209萬戶鄉村居民“低電壓”問題得到有用處理。戶用散布式光伏發電推行加速,新增太陽能光電修建運用裝機容量97兆瓦,太陽能光熱運用修建面積6034萬平方米,淺層地能運用修建面積1320萬平方米。
(二)“十三五”展開局勢。
“十三五”時期,國內外動力商場將迎來深化改動。從世界看,世界經濟將在深度調整中不均衡復蘇,世界動力格式面對嚴重調整,出現動力供需寬松化、動力格式多極化、動力結構低碳化、動力系統智能化、世界競賽復雜化五大趨勢。
從國內看,經濟展開進入新常態,長時間向好的底子面沒有變,供應側結構性變革全面推進,新增加點不斷涌現。動力消費將堅持低速平穩增加,供需形狀深化改動,動力結構調整、系統變革迎來重要窗口期,世界協作邁向更高水平,動力展開進入變革和立異驅動的新階段。
從省內看,“十三五”動力展開既面對嚴重戰略機會,也面對嚴峻應戰。一方面,我省經濟將繼續堅持平穩較快展開,長江經濟帶展開戰略、中部興起新十年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建造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在我省深化施行,為我省動力工業展開供應了寬廣空間;北煤南運、川氣東送、西氣東輸、配電網建造改造等國家動力戰略的全面推進,將進一步夯實我省動力保證根底;清潔煤電、新動力、現代電網、先進儲能、動力互聯網等范疇技能立異不斷打破,有利于我省加速變換動力展開動力,培育新增加點;電力、石油天然氣系統變革有序推進,將逐漸發揮商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效果,激起我省動力商場生機;非化石動力消費、非水電可再生動力電力消納等查核機制的樹立,有利于我省推進動力綠色展開,加速動力結構兩層代替進程,更好地帶動全社會節能減排。另一方面,受煤、油、氣等自然資源稟賦束縛及水電大規劃外送影響,我省動力對外依存度仍將長時間處于高位,動力供應安全保證仍然面對較大壓力;我省天然氣展開相對滯后,風、光資源條件不優,清潔動力增量有限,煤炭的主體動力方位短期內難以改動,加速動力結構調整困難較大;我省工業結構側重,單位產品能耗與國內先進水平存在距離,完結動力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操控方針,推進節能減排使命艱巨;全省人均用能用電遠低于全國均勻水平,動力遍及效勞水平有待進一步進步。
二、全體思路與展開方針
(一)輔導思想。
深化遵循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力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動力展開“四個革新、一個協作”的戰略思想,仔細遵循執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力,全面執行新展開理念,結實樹立資源耗費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生態維護紅線的“三線”思想,堅持以推進動力供應側結構性變革為統領、以動力保證為底子、以優化結構為方針、以立異驅動為動力,加速動力根底設備建造,大力展開清潔動力,操控動力消費總量,調整動力消費結構,進步動力運用功率,盡力構建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現代動力系統,助力“五個湖北”建造,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供應牢靠的動力保證。
(二)底子準則。
1、愈加重視系統變革和機制立異。樹立健全動力法治系統,依據國家新出臺的動力職業法令法規,擬定或修訂契合省情的當地性法規、規章。依照黨中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系統變革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系統變革的若干意見》全體布置,全面深化我省動力職業系統變革,推進動力商場建造,處理制約職業科學展開的杰出對立和深層次問題。加強規劃的引導和束縛效果,深化動力職業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效勞變革,穩步推進“雙隨機一揭露”商場監管,構建規劃、方針、規范、監管“四位一體”動力辦理新機制。
2、愈加重視清潔低碳和節能降耗。加速清潔低碳動力供應才能建造,進步天然氣調峰和應急保證才能,進步電網對可再生動力的消納才能,全面執行可再生動力發電全額保證性收買準則。加強煤炭質量辦理,進一步進步煤炭清潔高效運用水平。在動力職業推行綠色低碳技能和產品運用。推進要點范疇施行先進能效規范,不斷下降全社會能耗水平。推行新式用能方法,推進動力分質分級梯級運用,活躍運用低檔次動力,挖潛提效。
3、愈加重視多能互補和集約高效。加強新增用能區域終端供能系統統籌規劃和一體化建造,有序推進現有集頂用能區域動力歸納運用改造,量體裁衣施行傳統動力與新動力的協同開發運用,優化布局動力根底設備。施行動力需求側辦理,推進動力就近消納,進步動力歸納運用功率。加強余熱、余壓以及工業副產品、日子廢物等動力資源收回和歸納運用。
4、愈加重視科技引領和工業晉級。充沛發揮科技立異引領效果,經過嚴重技能研討、嚴重技能配備、嚴重演示工程及技能立異途徑建造,打造全省動力科技立異系統。展開戰略性科技攻關與科技效果推行運用,分類推進技能立異、工業立異、商業形式立異。強化方針引導扶持,加強我省優勢動力工業自主立異才能建造,進步要點區域工業層次。活躍探究推進“互聯網+才智動力”展開,促進動力與信息深度交融,展開散布式動力、儲能和電動汽車運用、動力大數據效勞運用等新形式和新業態。
(三)展開方針。
1、動力保證供應才能穩步進步。動力范疇累計完結出資約3000億元,發電總裝機達8400萬千瓦,新增油氣管道長度3000公里左右,新增煉油才能50萬噸。建成全國動力通道聚會集心、重要的區域動力資源集散中心和儲藏基地。
2、操控動力消費獲得活躍展開。動力消費總量操控在1.89億噸規范煤以內,年均增速2.88%以內。煤炭消費量1.31億噸,石油消費量3159萬噸,天然氣消費量90億立方米。全社會用電量2300億千瓦時,年均增加6.7%。
3、動力結構愈加優化。煤炭消費比重下降至54%以內,石油、天然氣占一次動力消費比重別離到達23.8%和6%,非化石動力占一次動力消費比重達15.5%以上。電煤占煤炭消費的比重約34.8%。可再生動力發電裝機到達4810萬千瓦,占比達55.3%。
4、動力運用功率顯著進步。單位區域出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6%,煤電機組均勻供電煤耗下降至每千瓦時310克規范煤以內。
5、動力環保低碳進程加速。單位區域出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9.5%。煤炭出產退出國民經濟工業序列。具有改造條件的2043萬千瓦煤電機組悉數完結超低排放改造。
6、動力遍及效勞水平進一步進步。人均用電量到達3900千瓦時,逐漸縮小與全國均勻水平的距離。縣級以上城市100%完結天然氣運用,城鎮居民氣化率到達60%左右。
三、要點使命
(一)推進動力出產革新,打造多元化動力供應系統。
1、執行優質煤炭資源保證。中止批閱新建煤礦項目,將深化煤炭職業供應側結構性變革與做好民生保證、動力供應相結合,強化安全、技能、環保、質量等束縛性方針方法,依法有序推進煤礦封閉退出。協作國家煤炭買賣中心建造,加強與陜西、內蒙古、山西、甘肅等煤炭資源大省及首要煤炭企業協作,發動樹立華中煤炭買賣商場。以本錢及商場為紐帶,充沛發揮鐵路通道運能,穩固“海進江”運送通道,引入省外優質煤炭,保證省內煤炭的長時間安穩供應。
2、推進油品晉級改造。推進武漢石化、荊門石化、潛江金澳等煉油企業油品晉級改造,全面執行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斷定的方針和規范。武漢石化年加工才能到達850萬噸,潛江金澳加工才能晉級。各煉油企業完結出產國Ⅴ規范汽柴油晉級改造,2017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契合國Ⅴ規范的車用汽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與國Ⅴ規范柴油相同硫含量的一般柴油;2020年完結車用柴油、一般柴油和部分船只用油并軌,柴油車、非路途移動機械、內河和江海直達船只均一致運用相同規范的柴油。車用汽柴油應參加契合要求的清凈劑。
3、進步天然氣資源供應保證才能。以國家骨干管道天然氣為主氣源,以自產慣例與非慣例天然氣、液化天然氣(LNG)作為彌補和應急氣源。活躍執行川氣東送、西氣東輸二線以及規劃建造的川氣東送二線、西氣東輸三線、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等國家天然氣骨干管道的資源量。加速恩施、遠安等地慣例與非慣例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推進湖北動力集團煤制天然氣項目相關作業,大力展開生物天然氣。鼓舞社會本錢出資引入國內外LNG資源,建造區域LNG接收站,構建多元化氣源供應格式。活躍推進儲氣調峰設備建造,支撐協作中石化和中石油推進潛江黃場和孝感云應地下儲氣庫建造,鼓舞各地燃氣公司和大型工業用戶恰當建造小型渙散LNG貯存調峰站。加速小時(日)調峰設備建造,樹立健全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
4、科學有序展開清潔火電。有序推進大型清潔高效煤電項目建造,活躍遵循執行國家化解煤電產能過剩危險的有關要求,結合省內實踐需求,合理安排大型煤電項目建造投產時序,保證省內電力商場安全平穩運轉。活躍支撐歸入規劃的燃煤熱電聯產項目建造,仔細執行國家熱電聯產辦理有關規定,科學編制熱電聯產規劃,鼓舞規范建造背壓式燃煤熱電聯產機組。支撐在有條件的經濟開發區、中心商務區、公共修建或商業歸納體等建造天然氣散布式動力項目,在武漢、襄陽和宜昌“一主兩副”中心城市及其他市(州)城區規劃內適度布局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項目。支撐高爐煤氣、余熱余壓余氣發電項目建造。“十三五”期間,湖北省規劃火電項目(含熱電聯產、燃機、余熱發電等)1300萬千瓦左右。
5、統籌推進水電維護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水電開發與移民致富、環境維護、水資源歸納運用相和諧的準則,統籌大中型與小型、干流與支流、慣例水電廠與抽水蓄能電站開發,以流域歸納效益最大化為方針,活躍支撐水電資源整合與歸納開發。要點推進鄂西區域大中型水電開發,在漢江流域新建白河、碾盤山等水電站,在溇水流域新建江坪河和淋溪河水電站,在清江流域推進姚家坪水電站建造,展開葛洲壩水電站增容改造,新增水電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左右。展開抽水蓄能電站規劃調整作業,優選歸入調整規劃的引薦站點。安排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影響的小水電進行整改。
6、活躍推進非水可再生動力展開。要點開發建造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項目,加大地熱能資源勘查和技能研制、推行力度,活躍推進地熱能規劃化運用,盡力進步非水可再生動力在動力結構中的比重。
——風電。堅持會集開發與渙散開發相結合,加速推進資源較為豐厚、消納條件較好的隨州、孝感、恩施、襄陽等地完結風電規劃化會集高效開發運用,推進風能資源適合、接近負荷中心的渙散式風電項目建造。到2020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65萬千瓦,累計到達500萬千瓦。
——太陽能。支撐運用荒山荒坡和灘涂等未運用土地建造地面光伏電站;大力推進與公共修建、戶用修建等相結合的散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量體裁衣建造與生態維護、污染辦理、設備農業、漁業飼養相結合的光伏電站;活躍探究太陽能熱發電,繼續推行太陽能供熱運用。仔細遵循執行國家精準扶貧作業布置,穩步施行全省光伏扶貧工程。到2020年,新長臉伏發電裝機容量301萬千瓦,累計到達350萬千瓦;新增太陽能光熱修建運用面積7440萬平方米,累計運用面積達1.5億平方米。
——生物質。量體裁衣,結合資源歸納運用和生態環境建造合理布局生物質能項目,有序推進生物質發電開發,推進生物質沼氣、液體及固體成型燃料的歸納運用,推進各類生物質能的商場化和規劃化運用。到2020年,新增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35萬千瓦,累計到達100萬千瓦,生物質能年發電量達40億千瓦時;生物質成型燃料年運用量達100萬噸,沼氣年運用量14億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柴油等液體燃料年運用量60萬噸。
——地熱能。加強地熱資源勘查,合理規劃地熱開發運用,充沛發揮我省地熱資源優勢,進步地熱能供熱面積和開發運用規劃。展開地熱發電演示項目建造。到2020年,新增淺層地能修建運用面積560萬平方米,累計運用面積達2320萬平方米。
7、做好核電場址維護作業。做好咸寧、浠水、鐘祥場址維護和陽新、松滋、宜城場址證明作業,依據負荷需求及前期作業展開狀況合理斷定開發時序。盯梢核電技能展開和新技能運用,探究研討小型核反應堆的運用和適用問題。
(二)推進動力通道建造,構建高效動力流轉系統。
1、加強煤炭物流建造。活躍支撐協作蒙西至華中區域鐵路煤運通道建造,充沛發揮鐵水聯運、水陸聯運等歸納交通運送優勢,建造煤炭物流公共效勞途徑,推進荊州江陵、武漢陽邏、襄陽余家湖、宜昌枝城等煤炭物流儲配基地建造,打造煤炭儲藏、物流配送、加工增值和區域買賣中心。推進以恩施、宜昌山區出產日子用煤為主的專用儲配基地建造,處理優質煤炭代替問題。
2、加強油氣根底設備建造。建造荊門—襄陽、襄陽—十堰、潛江—監利成品油管道工程和三峽紐帶成品油翻壩運送宜都至秭歸管道及配套工程。活躍支撐川氣東送擴能改造、川氣東送二線等國家天然氣骨干管道湖北省段建造,推進武漢—宜昌、十堰—竹山—竹溪等省內支線、聯絡線建造。“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建天然氣高壓長輸管道2000公里左右。完善城鎮燃氣根底設備,施行“縣縣通”“氣化城鎮”工程,完結全省縣級以上區域天然氣運用全掩蓋,力求2020年全省城鎮天然氣通氣份額到達40%左右。科學規劃布局加氣站建造,爭奪到2020年全省天然氣加氣站到達500座,船用LNG加注站12座。
3、加強電網設備建造。建造能習慣省內、省際、區域、全國聯網及各等級電網展開的現代化電網,完結“兩個分層網架,三個受端電網”的方針電網,滿意全省經濟社會展開和人民日子水平進步對電力的需求,滿意電網安全、安穩、經濟運轉的需求。依照電力系統變革全體要求,對列入國家電力展開“十三五”規劃的陜北直流、渝鄂背靠背等接收外電項目及其配套工程項目,結合我省實踐需求與承受才能,當令予以推進。
以進步供電牢靠性為方針,經過城鄉統籌,加速配電網晉級改造腳步,逐漸緩解鄉村低電壓和用電卡口等問題,促進各電壓等級配電網絡和諧展開,完結配電網出資800億元以上,全面建造結構合理、技能先進、靈敏牢靠、經濟高效的現代化配電網,進步全省城鄉電網全體供電質量和效勞水平。鼓舞散布式電源和微網建造,滿意并引導用戶多元化負荷需求。
4、加速電動汽車充電根底設備建造。以滿意城市電動汽車需求為起點,堅持動力互聯網先展開開理念,選用智能電網先進技能,樹立電動汽車互動效勞途徑,完結友愛敞開的全方位、多元化效勞系統,建造充電站410座,充電樁約19萬個。加大充電設備配套電網建造與改造,保證充電設備無障礙接入,保證電力供應四通八達,滿意充電設備運營要求。
(三)推進動力消費革新,活躍倡議科學合理用能。
1、操控動力消費總量。強化能耗規范束縛,按捺不合理動力消費,堅決束縛高耗能和產能過剩職業展開,促進工業結構優化調整。結合長江經濟帶展開戰略,經過優化工業布局,合理調理動力消費散布,完結動力優先就地平衡供應,削減運送環節損耗。以動力消費革新倒逼工業結構優化晉級,完結以較少動力消費保證經濟社會較快展開。把動力消費總量和動力消費強度作為經濟社會展開重要束縛性方針,樹立分化執行機制。“十三五”期間,動力消費增量操控在2500萬噸規范煤以內。
2、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運用。執行《產品煤質量辦理暫行方法》要求,強化產品煤全進程質量辦理。進步終端用煤質量,束縛低品質煤炭直接運用。大力施行散煤辦理工程,逐漸推行城鎮和鄉村天然氣、電力及可再生動力等清潔動力代替散煤。分梯次推進工業鍋爐、供熱鍋爐、工業窯爐辦理改造,結合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棚戶區改造,擴展城市無煤區規劃,逐漸將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規劃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大幅削減城市煤炭渙散運用。鄉村區域歸納推行運用生物質成型燃料、沼氣、太陽能等清潔動力。加大煤電機組晉級改造力度,逐漸篩選關停違規和排放不合格的小型燃煤發電機組。
3、著力培育天然氣商場。以武漢、襄陽、宜昌等大中型城市和要點工業園區大氣污染辦理為要點,嚴厲執行環境維護方針,進步運用煤炭、石油焦等非清潔動力的外部本錢,加速燃煤設備天然氣代替。拓展天然氣在工業范疇的運用,研討對可中止工業用戶氣價優惠方針。對天然氣價格靈敏職業,經過價格商場化變革、價格洽談等方法下降企業用氣本錢。活躍推進天然氣在交通范疇的運用。支撐展開以天然氣為燃料的運送車輛、運送船只。支撐運用緊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非管道供氣方法加速天然氣空白區域掩蓋,引導燃氣企業培育開辟城鎮天然氣商場。
4、推進多種動力集約高效運用。活躍推進工業園區建造會集供熱設備,統籌規劃熱電聯產項目,建造高效熱電機組,同步完善配套供熱管網。對會集供熱規劃內的渙散燃煤小鍋爐施行代替和期限篩選。鼓舞展開熱電冷多聯供項目。鼓舞建造余熱、余壓、余氣等資源歸納運用發電項目,規劃新增余熱余壓余氣發電裝機容量40萬千瓦。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演示工程建造,量體裁衣、統籌開發、互補運用傳統動力和新動力,優化布局建造一體化集成供能根底設備,經過天然氣熱電冷三聯供、散布式可再生動力和動力智能微網等方法,完結多能協同供應和動力歸納梯級運用。
5、推進要點范疇電能代替。量體裁衣,分步施行“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能代替作業。要點在工業范疇推行電鍋爐、電窯爐和電動傳輸;在農業范疇推行熱泵、電烤煙、電制茶、電烘谷技能運用,加速鄉村機井通電作業;在工商、公共效勞和日子范疇推行電蓄冷、電采暖、電廚炊技能;在交通范疇推行船只岸電、電動汽車、電動船等。
6、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安排施行全民節能行動計劃,推進節能要點工程,進步用能產品、用能單位能效,推進工業、修建、交通等要點范疇節能降碳,推行動力合同辦理。強化節能環保剛性束縛和方針立異。大力倡議綠色低碳日子方法,引導居民科學合理用能,加速建造動力節約型社會。穩步推進循環經濟、低碳和碳排放權買賣等試點演示作業。
(四)推進動力技能革新,促進動力工業晉級。
1、著力培育動力技能立異系統。打造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動力科技配備技能立異系統,建造一批國家級動力科技研制中心和省級研制中心;建造一批以企業為主的國家和省級工程(技能)研討中心和實驗室,鼓舞企業加大研制投入,構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動力科技配備產品及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世界視界的科技領軍人才。多層次技能立異系統進一步完善,嚴重配備研制制作和成套才能大幅進步,要害技能獲得打破性展開,構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效果和規范,科技嚴重專項獲得階段性嚴重效果。
2、推進動力配備工業晉級。構成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和具有競賽優勢的“專、精、特、新”專業化出產企業,建成若干立異才能強、特征顯著的動力科技配備制作集聚區,工業會集度顯著進步。高參數動力配備、新動力配備制作等戰略性新興工業構成競賽優勢,動力配備制作效勞業繼續快速展開。在武漢、襄陽等地打造清潔動力發電配備制作工業基地。在武漢、宜昌、襄陽等區域展開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動力科技配備工業集群。盡力增強系統集成才能,逐漸構成研制規劃、配備制作、工程建造、運轉維護、技能效勞的完好動力科技配備工業鏈。
3、進步動力配備職業技能水平。進步動力科技配備所需求害配套系統與設備、要害零部件與根底件制作才能,爭奪功用和質量到達世界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進步嚴重成套設備、高技能配備自主化率,使經濟效益歸納方針高于全國動力科技配備工業均勻水平。在骨干企業中大力推行運用科技前沿技能,進步要點產品質量,增強根底配備配套才能,進步動力配備智能化、出產柔性化水平,推行綠色制作技能遍及運用。
(五)推進動力系統革新,完善動力商場系統。
1、完善現代動力商場系統。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改變政府功能,施行一致的動力商場準入準則,活躍敞開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商場,鼓舞各類出資主體對等進入、公正競賽、有序展開。經過特許運營、財務支撐、政府購買效勞、政府和社會本錢協作(PPP)等多種方法,鼓舞社會本錢出資動力根底設備項目、參加動力公共產品供應。完善國有本錢在動力范疇的多種完結方法,加速建造區域動力商場,促進動力產品和要素在我省自在活動和充沛競賽。立異貧困區域動力資源開發利益分配機制,使當地和大眾從動力資源開發中繼續獲益。
2、深化電力系統變革。執行中心決議計劃布置,深化我省電力系統變革,出臺《湖北省電力系統歸納變革施行方案》及電力系統相關專項變革方案,開始構建湖北電力商場系統。核定電網答應收入和輸配電價,完善輸配電價構成機制,完結穿插補助測算核定。樹立電力商場主體準入、退出機制。推進電力供應側變革,進步電力供應質量和功率。組成相對獨立的買賣安排,樹立功用完善的買賣途徑,樹立科學公正的買賣規則。完善直接買賣機制,下降企業用電本錢,樹立優先購電、優先發電準則,探究中長時間買賣、輔佐效勞買賣機制,展開電力商場模仿運轉和試運轉并逐漸擴展買賣規劃。活躍展開配售電事務鋪開試點。完善電力規劃系統。逐漸樹立與變革相配套的監管準則。
3、推進石油天然氣系統變革。遵循執行國家油氣系統變革方案布置要求,施行勘查區塊競賽出讓準則和愈加嚴厲的區塊退出機制,揭露公正向契合條件的各類商場主體出讓相關礦業權,答應以商場化方法進行礦業權轉讓。加大頁巖氣礦業權出讓力度,鼓舞多元出資主體進入。在資源開發和根底設備建造運營范疇活躍有序展開混合所有制經濟,在天然氣輸配管網、城市儲氣設備、LNG接收站等范疇推行運用PPP形式。推進天然氣管網運送和出售別離,大力推進天然氣根底設備向第三方商場主體敞開。鋪開非居民用氣價格,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定價機制,加強天然氣管輸價格和本錢監審,有用下降輸配氣價格。樹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依據商場化準則,答應契合條件的企業參加天然氣進口。鼓舞契合產品質量規范的生物天然氣進入天然氣管網和車用燃氣等范疇。
四、保證方法
(一)強化規劃施行機制。做好本規劃與國家動力展開“十三五”規劃、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展開“十三五”規劃大綱、國土資源規劃、城鄉建造規劃等其他相關規劃的有用聯接,加強動力全體規劃與各專項規劃、省級動力規劃與當地動力規劃的統籌和諧。安排施行規劃點評機制,按程序對規劃進行中期調整,調整規劃展開方向和要點,進步規劃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增強動力規劃的引導束縛效果,嚴厲依照規劃斷定的展開思路和首要方針使命,優化資源開發運用布局,統籌安排項目建造。充沛考慮環保要求,依法展開規劃環境影響點評。增強規劃通明度和大眾參加度。完善規劃施行的查看、監管、點評、查核機制,做好規劃施行的和諧辦理和點評作業。
(二)加大方針扶持力度。全面執行國家、省各項優惠方針,加大對動力展開的財務、稅收、土地等方面方針支撐力度。健全動力財務支撐方針,活躍爭奪中心資金支撐,加強省級財務資金對節能、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動力安全、動力科技立異、動力配備科研效果轉化及新技能運用的引導,加大對動力公共效勞、鄉村動力的支撐力度。活躍執行動力稅收調理方針,發揮稅收促進節能和可再生動力展開的鼓舞效果,引導動力出產和消費行為。活躍拓展動力建造融資途徑,完善股權出資和創業出資機制,統籌選用基金、PPP等多種形式,引導民間本錢加大投入力度。優先保證動力嚴重項目用地需求,鼓舞各市(州)依據本身狀況擬定差異化的支撐方針。
(三)完善動力計算和猜測預警準則。加強動力職業計算才能建造,樹立健全包括全社會的動力出產、流轉、消費、庫存、區域間流入流出和運用功率、環境影響等計算方針系統;研討完善動力職業計算規范,樹立習慣國民經濟各職業用能特色的計算調查系統。推進全省動力辦理信息系統建造,完善動力計算監測預警機制,規范動力信息發布準則,有用剖析預警動力供應才能、資源可控性和動力需求改動,增強動力職業抗危險才能,為動力科學展開供應決議計劃支撐。
(四)加強動力監管作業。優化動力監管系統,進一步健全完善動力監管作業機制,實在保證動力職業相關法令、法規、規章、方針及規劃的有用施行。合理界定部分監管權責規劃,執行部分職責,強化分工協作,立異監管方法和手法,有用展開動力開發建造、商場及消費等各環節的監管作業,保證商場運轉有序、買賣公正通明。健全動力范疇應急辦理機制。強化動力職業觸及大眾利益的出資行為、本錢及出資功率監管。深化推進政企分開,逐漸剝離由企業行使的公共辦理功能,由政府部分或托付第三方安排承當。樹立動力商場主體信譽點評準則,完善守信鼓舞和失期懲戒機制。
(五)強化動力安全出產。深化遵循國家和省關于安全出產作業的要求布置,時間把安全出產擺在首要方位,堅決執行安全出產職責制,遏止重特大事端發作。全面強化項目辦理全進程安全出產要求,把依法依規作出的安全條件證明和安全點評,作為決議計劃主張的重要依據。強化對項目建造進程的監督查看和運轉階段安全出產監管力度,進一步深化煤礦、電力出產、油氣運送管道等要點職業范疇安全出產大查看,及時消除安全危險。穩固油氣管道危險整治攻堅效果,樹立完善油氣管道維護長效機制,進步管道企業施行完好性辦理的才能和水平,維護管道運轉安全。強化日常辦理,進步安全出產保證水平,進步危險管控和事端防備才能,推進安全出產和防備安全事端作業規范化、常態化,最大極限地避免安全出產事端發作。
(六)完善職業準則規范。強化動力法制建造,依據國家動力相關法令、行政法規的修訂,結合我省實踐安排展開相關當地性法規、規章的修訂作業。展開核電廠址維護方法的研討作業。依照國家一致布置,活躍推進風電、太陽能、電動汽車充電設備、智能電網、天然氣、生物燃料、動力科技配備等范疇的職業規范系統建造。施行節能點評檢查與動力消費總量操控一起束縛機制,進一步進步項目節能環保準入規范。